第595章 砒霜入药(1 / 2)

萧珪一行离开凉州两天以后,周边的城镇村庄逐渐减少,路上的人烟也逐渐变得稀少,旅途又变得有些枯燥与单调了。

为了排谴寂寞,大家只能没话找话的相互逗趣。给萧珪驾车的郝廷玉,话也明显变多了。

他向萧珪提出了一个,大家都在心里琢磨的问题,“先生,河西节制使牛仙客与陇右节度使张忠亮,似乎有点不同。”

萧珪问道“哪里不同”

郝廷玉说道“牛仙客与张忠亮二人,都与萧老相公交情匪浅。尤其是牛仙客,他以前只是一个小吏,幸亏得到了萧老相公的赏识才一路升迁,直到现在成为河西节度使,正式接过了萧老爷子当年的班。按理说,他比张忠亮更有理由笼络讨好先生。并且按常理来说,外官巴结讨好京城来的大人物,这也是常态。但是牛仙客既没有赠送财物,也没有派兵护送我们。所以我觉得,牛仙客比张忠亮更加实在一点。”

萧珪笑了一笑,问道“你觉得,牛仙客有必要派兵护送我们吗”

郝廷玉想了一想,摇头“没有必要。”

“为什么”萧珪问道。

郝廷玉说道“其实我们根本就不要护送。当初离开兰州的时候,张忠亮极力坚持非要派出两百铁骑,一路把我们送到凉州。一种招摇如同押解一般,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再者,节度兵马是用来对抗外敌、保境安民的。但有一些节度使,经常会把麾下的兵马当作家奴来用。这样不好。”

萧珪说道“其实在我离开凉州之前,牛仙客也曾提出要派一队兵卒护送我们一路到沙州。但我婉言谢绝了,牛仙客也没有一力坚持。”

郝廷玉说道“他做得对。先生也做得对。”

萧珪笑了一笑,说道“因为商会的事情,我们在凉州耽误了半月的时间。但是在这半个月里,我们也算是大有收获。郝廷玉,你有把你的见闻心得,记下来吗”

郝廷玉一愣,“这我倒是没有。”

萧珪说道“我写了。”

郝廷玉有点惊讶,“我只见到先生为了商会的事情,日夜忙碌。先生什么时候写下来的”

萧珪说道“时间,挤一挤总是有的。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对我们来说都是重要的历练。但好记性从来不如烂笔头,很多事情我们当时记得很清楚,过后很容易就会忘记。所以我才把它记录下来,以备他日温故而知新。”

郝廷玉感慨不已,“先生真是太有心了。”

萧珪说道“从现在起,你们也要养成一个习惯,所见所闻所感要经常记录总结。随便你们写什么都行。总之,不能是一片空白。”

郝廷玉应了喏,又对大家说道“先生刚刚给我们下达了一个重要指令,你们都听到了吗”

严文胜等人就像是一群即将面对期末考试的差生一样,不是一脸尴尬就是抓耳挠腮。任霄与章迈更是急得叫了起来,“先生,我二人加起来,斗大的字也认不来一筐,这可如何是好”

萧珪说道“你们可以口叙,请人代笔。另外,旅途枯燥闲来无事,你们可以向郝廷玉等人拜师学习识文断字。斗大的字也认不来一筐,这可不是什么好事。万一哪天我有重要的书信寄给你们,你们拿到手中却不认识,岂不是要误了我的大事”

任霄与章迈各自臊得一脸通红,连忙抱拳应喏。

萧珪抬手指了指严文胜和虎牙等人,“你们几个别只顾着抓耳挠腮,有空就把见闻心得写下来,以后每隔三天我就要检查一次。如果胡编乱造敷衍一通,那就得重新来过写好为止。如果一直写不好,那就滚回洛阳好好的读两年书,再来跟我一起旅行。”

严文胜等人苦笑不已,但也只得乖乖的应了喏。

萧珪心中暗自发笑,就是看到你们太过无聊,所以才给你们布置了一些家庭作业这感觉还算不错,就像是回到了轩辕里重操旧业,教一群孩子读书

第三天的傍晚,大家走到了一片茫茫的大戈壁上,没有找到可以投宿的客店与村庄。大家只好就地扎起了帐篷,来一次野外宿营。

吃过简易的晚餐之后,萧珪给大家派发了纸笔,叫他们开始做,萧先生布置的家庭作业。

这下,可就好玩了。

一群人凑在了一起抓耳挠腮,每个人脸上都是一副严重便秘的表情。憋了将近一个时辰,他们也没能凑出几行通顺流畅的句子,就别说是一整篇可以见人的笔记了。

萧珪发现,一路相随的严文胜与郝廷玉兄弟六人,再加上后来加入的虎牙与红绸这两位巾帼猛女,全是一些四肢过于发达,头脑相对简单的主。要是让他们去参与江湖械斗或是冲锋陷阵,他们一个个的都有自己的本事,谁也不会甘心落后。

但要他们拿起笔竿子来写点东西,那就是八个不折不扣的“超级差生”。萧珪相信,如果他们是在同一班级念书,一定会把班上的倒数八名全给占了。

于是萧珪觉得,这个队伍还不够完整。其中有必要加入一两个,会耍笔竿子的人进来。

再过两天,大家进入了沙州境内。

沙州仍属河西节度治下,它是河西走廊与丝绸之路上的一个枢纽重地。沙州境内有大名鼎鼎的玉门关与阳关,古往今来就是中原王朝的两扇重要国门。

沙州的治所,就是敦煌。这里是中原文明与异域文明,水乳交融的地方。

大唐的繁荣恩泽了宗教的繁衍与发展,敦煌境内建起了许多的道观与佛尘。许多的道人与僧人络绎不绝的来到这里。

萧珪来到沙州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直奔莫高窟。

前世的时候,萧珪曾在外国见过许多,来自于莫高窟藏经洞的珍贵文物。他也曾经两次来到敦煌,实地参观。

现在,他又来了。

如今的敦煌与莫高窟,正处于鼎盛发展时期。萧珪亲眼看到了许多的道人与僧人抄写的经文,还有许多的匠人与画师,正在忙于开凿佛洞,涂写壁画。

藏经洞还不存在。因为大唐的僧人与道人们,还不用担心这些珍贵的经文将会毁于战火。现在的大唐如日中天,也没有哪个“外国列强”敢打敦煌的主意。

故地重游,让萧珪心中感慨良深。

在莫高窟逛玩一天正要离开的时候,一位不速之客,突然出现在了萧珪等人的面前。

裴蒙。

他带着几名随从,策马而来。

严文胜先迎了上去,挺不客气的说道“裴蒙,你还真是阴魂不散。你为何要盯着我们,一路尾随”

裴蒙跳下马来叉手而拜,说道“严大侠,我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向先生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