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节 抓住一切机会(2 / 2)

官道无疆 瑞根 2685 字 2个月前

“孙书记好像不是我们昌江人吧?您的口音带点儿皖中口音啊。”很自然的到食堂窗口去舀了两碗素汤过来,一碗放在了孙震饭盒旁边,陆为民这才坐定。

孙震吃饭慢条斯理,喜欢细嚼慢咽,和陆为民自个儿吃饭截然不同,而且吃完饭后还喜欢喝一口汤,陆为民几乎是下意识的把前世中的一切沿袭了过来。

“咦?”孙震大感惊讶,他的籍贯是福建,父亲是泉州人,母亲却是皖中人,一直读到初中毕业才随着父母迁到昌州,算是文革后的首批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分到了昌江,自认为自己皖中口音已经在从大学到工作这十来年里销蚀得差不多了,却没有想到眼前这个年轻人如此心细,居然能分辨出自己的皖中口音。

丰州这边知道他是皖中人的几乎没有,就连档案上自己的籍贯也是福建泉州,孙震当然不会知道眼前这个人对自己却是知之甚详。

“我有一个同学就是皖中人,所以孙书记口音有一点皖中那边味道,我也能感觉出来。”陆为民解释道。

“哦,我都觉得我这皖中口音都磨蚀得差不多了,怎么一见面小陆你就能听出来呢。”

虽说如此,陆为民如此心细,还是让孙震很愉悦,“小陆就是丰州这边的人吧?””我父亲是青溪人,母亲是南潭人。”陆为民坦然道:“所以我大学毕业也就分回了南潭。”

“嗯,我们国家这种大学分配回原籍的制度并不科学,但这也与我们国家对大学毕业生采取统一包分配的制度有关,国家也在研究这方面的经验,我估计要不了几年,这种统一分配的制度就会打破,双向选择,自由择业应该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孙震的嗅觉和思路都很让陆为民佩服,前世中孙震也是在丰州地委副书记位置上千得相当出色,几年后直接回了团省委担任书记,这也才有了自己跳出丰州到昌州的契机。

“孙书记说得是,大学毕业生就目前来说还算得上是一种稀缺资源,但是这种资源是不是一定要由国家来统一分配更多的是取决于一个国家对于资源配置的政策,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成为资源的垄断部门,实际上并不科学合理,尤其是在中央确定了以经济发展为主线的方向之后,应该考虑这种资源采取更为科学灵活的配置方式,让其可以自由流动到需要的地方,比如国营经济体系之外的经济体中,而且还应该大力鼓励提倡。’

这是一个加深孙震印象的机会,陆为民从不放过机会,现在历史已经改变,自己成了夏力行的秘书,但是并不代表自己就放弃了孙震这个也许日后能够扶持自己一把的奥援。

孙震目光一凝,不为人觉察的微微点头。

安德健夸赞这个小伙子眼界宽头脑灵并非无因,跟随自己的话锋就能立马衍生出这样一番论断来,不管是有意讨好自己还是他自己的真实想法,都不简单,尤其是最后那一句自由流动到国营经济体系之外的经济体中很有意思。

“小陆你的思想很开放啊。”孙震淡淡的说了一句。

“孙书记,这可能是我在岭南那边读书受到的影响。”陆为民腼腆的挠了挠头,“但我觉得既然中央既然确定了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那么就应当考虑怎样最大限度发挥各种资源的适配功能,让其通过良性竞争来实现最合理的搭配,而不应当人为的设置某些束缚和制约,只要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有规定的,可以尝试,没有规定的,可以探索。”

孙震笑了起来,这个家伙有点有意卖弄或者说故意要在自己面前展示的味道,不过他挺喜欢对方这种大明其道的手法,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看,你不展示自己,怎么能让别人知晓你的优劣好坏?

不过光是这番务虚的嘴皮子功夫还不行,纸上谈兵的赵括太多了,孙震也见过不少,说起理论观点头头是道,真要叫他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来,就威了软脚虾了。

看见陆为民和孙震谈得很来劲儿,食堂里的其他人心里也是百味陈杂,只不过孙震的目光一直没有朝四周张望,不少人也只能吃完饭后满怀酸涩的寥落离去。

在机关食堂里简单对付了一顿,陪着孙震走到食堂门口,陆为民这才和孙震道别。

孙震中午是要休息一会儿的,陆为民知道他的习惯,所以也不去打扰,不过有了今天这一番聊天,成功的拉近了双方的距离,陆为民相信孙震似乎也有那么一点很自然亲近的感觉,这是源于前世双方在一起工作三年的情分,今天这一顿席间没有外人干扰,就这么很自然而然的融入在一起。

缘分夭注定,自己或许和孙震再无领导和秘书的缘分,但是就未必没有领导和下级的缘分,某段美好的历史的改变,并不能说明什么,甚至有可能带来一段更精彩的经历呢?

陆为民走出化肥厂大门时如是想。